- N +

Hinton奥特曼重磅出席联合国AI大会,代表中国AI登台的竟是一位「癌患者」?

Hinton奥特曼重磅出席联合国AI大会,代表中国AI登台的竟是一位「癌患者」?原标题:Hinton奥特曼重磅出席联合国AI大会,代表中国AI登台的竟是一位「癌患者」?

导读:

文短剧撞好像成了新的流量密码月以来的榜单中越来越多披着影视剧外衣的短剧登榜夏至未至披荆斩棘的婚姻与凤行之战神妈妈不装了部分短剧一周的热力值就突破月热力值直逼这些短剧౑...

文 | DataEye短剧撞IP,好像成了新的流量密码。4月以来的榜单中,越来越多披着影视剧外衣的短剧登榜。《夏至未至》《披荆斩棘的婚姻》《与凤行之战神妈妈不装了》……部分短剧一周的热力值就突破2000W,月热力值直逼4000W。这些短剧第一眼就给人熟悉感,好像综艺和电视剧出了短剧版。但是点进...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新智元(ID:AI_era),作者:新智元,授权 转载发布。

【新智元导读】达摩院医疗AI,又达新里程碑!国际顶刊《自然·医学》直接将其评价为,开启「医疗影像AI的黄金时代」。就在昨天,世卫组织亦宣布与达摩院合作,向发展中 推广这项来自中国的AI多癌早筛技术。

5月30日,在日内瓦举行的AI for Good全球峰会上,达摩院科学家播放的一段影像,让在场的每一位参会者印象深刻。

在视频中,一位中国女性完成癌症手术后,恢复良好,用口琴吹奏着《四季歌》。

此前由于咳嗽,她去医院做了胸部CT检查,却意外被AI发现疑似早期胰腺癌的迹象。

医院经过慎重讨论后决定召回这位患者,在进行深入的检查与手术后,她恢复了健康。

她,就是史上首位因AI获益并得到痊愈的癌症患者,也让人类在与「癌症之王」的斗争中掌握了主动权。人类的抗癌史,或将被AI永远改变。

而且,在这次联合国规格最高的AI峰会上,只有一家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出席。它,就是阿里达摩院。

大会上,世卫组织(WHO)「数字健康合作中心」宣布与达摩院达成战略合作,中国的AI多癌早筛技术,将借此向全世界推广。

本届峰会的演讲嘉宾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国际电联秘书长Doreen Bogdan-Martin、IMF首席副总裁Gita Gopinath,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图灵巨头Geoffrey Hinton等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达摩院医疗AI团队的科学家们正在联合全球医疗机构,争分夺秒地攻关,争取早日实现「8+5」一扫多查医疗AI。

从此,一次200元的平扫CT,或许就能一举查出8种癌症(胰腺癌、食管癌、肝癌、 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淋巴异常),和5种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综合症、骨质疏松、脂肪肝等)了!

深度学习之父Hinton,背后有着一个悲伤的故事:他的两任妻子,都死于癌症。他亲身体会过,病人在等待结果却得到模糊信息时,那种沮丧和绝望的心情。

我看到了医疗专业人员在使用数据时的许多低效之处。病人病历中的信息,很多都没有被用上。医生对于CT的结果的理解也千差万别。如果让两个放射科医生看同一个扫描结果,得到的结果很可能完全不一样。

Hinton听到峰会这位「病人」的故事后,或许能感到一些欣慰。

特别的「病人」现身联合国AI峰会

AI峰会上特别的「病人」是来自江苏启东的黄女士。

2023年4月,黄女士因咳嗽在上海的一家三甲医院呼吸门诊做了胸部CT检查,然而当时诊断报告并未发现「明显异常」。

只是称,她的胰腺纤体尾部周围,有少许炎症可能。

好在,她的病例被纳入到2万多人的真实病例回顾性验证中,没想到,无意间被AI识别为——疑似早期胰腺癌。

AI的这次行为,挽救了她的生命。

随后,医生第一时间告知了黄女士,并请她配合随访。她回忆道,医生对自己说,「你要重视一下,最好要做一个上腹部的增强CT」。

一开始,黄女士并不相信,但当自己做完了胰腺MR平扫+增强CT检查之后,结果发现,AI的判断竟是对的。

报告称,胰尾部有肿块,增强后可见轻度强化,大小约25x31mm。

经过一系列检查之后,医院给黄女士安排了根治性的胰尾切除手术,术后5天就出院了。

而这距离她第一次做平扫CT检查,还不到一个月。

术后一年多的随访中,黄女士身体各方面恢复都很好,而且胰腺癌也没有再次复发,甚至转移。

她表示,「甚至感觉有些地方比以前还要好」。

对于黄女士来说,等病情真正恶化才被发现后,或许已经到了几乎无法挽救的地步。

幸好,达摩院提出的「平扫CT+AI」筛查方式,帮助她提前从根源切断癌症。

而在众多达摩院AI癌症筛查案例中,黄女士只是其中一个个例。因为这项技术,正走向全世界。

达摩院医疗AI,攻克癌症之王

不会说英语的黄女士,通过音乐传递她对生活的热爱。

而把她的故事带到联合国舞台的科学家,就是阿里达摩院医疗AI团队负责人、IEEE Fellow吕乐博士。

吕乐博士在联合国发表的演讲,也意味着达摩院医疗AI取得的又一个里程碑。

这项以「平扫CT+AI」进行大规模胰腺癌早筛的技术,由阿里达摩院首次提出,一经发表就震惊了全球医学界。

2023年11月,达摩院联合全球10多家顶尖研究机构,发布了胰腺癌检测模型PANDA。

研究成果同时发表在了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3-02640-w

当时,Nature Medicine赋予其高度的评价——开启了「医疗影像AI的黄金时代」。

这项技术的意义有多重大?

根据统计,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1/9的男性和1/12的女性,都会死于癌症。癌症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好在,WHO的数据显示,有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实现治愈。

遗憾的是,现有的癌症筛查手段不仅在可靠性上差强人意,而且仅适用于特定类型的癌症。

欧美学界正在探索的多癌筛查手段「滴血验癌」,原理在于通过捕捉血液中的肿瘤组织的ctDNA碎片实现多癌种的筛查,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价格过高

另一方面,百姓熟知且普遍接受的平扫CT检查,虽然广泛用于肺炎、肺结节等日常疾病诊断,但由于图像对比度极低,很少被应用在癌症筛查上。

好在,AI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

随着大数据、深度学习的发展,和临床验证的加深,达摩院团队率先提出基于「平扫CT+AI」的多癌早筛技术。

即使面对的是最凶险、且发病隐秘的「癌中之王」胰腺癌,AI依然能维持极高的检测性能,可有效捕捉到早期胰腺肿瘤的病灶。

在2万多人的真实病例回顾性试验中,达摩院AI成功发现了31例临床漏诊病变,有2例早期胰腺癌病患已完成手术治愈。

至此,一种更高效且通用的癌症检测技术诞生了。

大佬纷纷背书,年度AI亮点研究

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达摩院AI多癌早筛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意义极其重大,一经发布,就立即得到社会的认可,业界大V纷纷背书。

「AI届年度成绩单」——斯坦福大学《2024年AI指数报告》中,直接将PANDA与GPT-4、Gemini、Claude3共同评选为「全球亮点AI研究」。

这也是报告中,唯一入选的中国AI研究。

论文审稿人之一、德国胰腺癌诊疗专家Jörg Kleeff则对这项研究大加称赞:「PANDA的结果相当出色,可能会显著改变我们对于胰腺癌筛查的方法」。

计算机视觉奠基人之一、IEEE Fellow、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Alan Yuille从专业的角度,点出了这项研究的亮点——

「目前的医疗AI系统普遍在训练样本平衡下表现出色,但是应用到真实环境往往会有域差距(Domain Gap),PANDA在真实世界的验证和迭代的模式,让其保持了非常高的特异性,展现了鲁棒的性能」。

中国生命科学带头人王晓东院士,则直接用「令人惊叹」四个字,来称赞此项研究——「令人惊叹!科学突破的几大原则集齐了:年轻的专家,新颖的思路,交叉的技术。」

更普惠的医疗AI,正走向全球

在国内外,AI多癌早筛技术正在惠及更广泛地区的更多人群。

它以公益方式在浙江丽水的两家医院落地试点,项目已于今年2月启动。

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景宁县人民医院,达摩院AI会配合医院的PACS系统与诊疗流程完成部署。

在项目前期,AI会从胰腺癌、骨质疏松两个病种入手,随后,肝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脂肪肝等多种病症的筛查,都会接入进来。

现在,丽水当地的百姓可以直接在日常体检中体验这项服务了。

从前,我们看病的思路都是单一病种的检查,而在以后,会逐渐进化到多病种的风险预警和筛查,而且完全无需额外的花费!

从此,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个人的治癌成本,都将大大降低。

在国际上,达摩院和安提瓜与巴布达卫生部达成战略合作。

在安巴的医院和医疗机构,AI将协助当地医生,实现胰腺癌、食管癌等癌症和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早期筛查。

当时,正在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安巴zl贾斯顿·布朗,见证了此次签约仪式。

并且,借这次和WHO的签约,这项中国AI技术将更大范围地走出国门,而WHO将在渠道、市场、落地、技术、标准等方面提供支持。

更多发展中 的人群,都将享受到这项中国AI技术的普惠。

此外,达摩院的不少AI模型已经通过阿里云,开放了API调用接口,以便医生的体验和使用。

接下来,我们还将见证更多临床上的前瞻性验证!

比起AI热点,达摩院为何死磕医疗AI

一家科技公司,为什么要深入医疗的临床研究?

这是因为,AI不仅仅只有LLM,还有「诗和远方」。

达摩院医疗AI团队认为,比起追赶AI热点,或许坚持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会更重要。

作为AI4Science的应用典例,医疗影像AI癌症筛查是关乎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

WHO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50年,全球确诊的癌症病例将达到3500万例,比22年的2000万例增加了77%。

如此之高的患癌增长率,那么该由谁来守护人类未来健康的这道壁垒?

「任何一家公司生命周期都是有限的,但能留下来的,是的技术、经验以及对社会的担当。达摩院必须要解决社会问题,才能活得长」。

正如马云在达摩院创立之初所期许的,达摩院要成为一家面向未来、以科技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企业研究机构。

这里也正体现了,阿里作为中国头部科技公司的实力与担当。

多年来,达摩院持续在这一领域深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22年10月,团队初步验证了AI与平扫CT结合的技术可行性,相关论文已发表在MICCAI2022。

同月,基于深度学习,他们对「头颈癌」42个危机器官进行高效、精准勾划,有效减少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并在国际医学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了研究成果。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3178-z

Hinton奥特曼重磅出席联合国AI大会,代表中国AI登台的竟是一位「癌患者」?

2023年6月,聚焦于视觉领域著名的OOD(分布外检测)难题,达摩院提出了全新的医学图像语义分割框架MaxQuery,能够让AI更准确地识别肿瘤中的疑难罕见案例。

这项研究目前已在胰腺肿瘤和肝脏肿瘤上获得验证,被计算机视觉国际顶会CVPR2023评为Highlight论文。

论文地址:https://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CVPR2023/papers/Yuan_Devil_Is_in_the_Queries_Advancing_Mask_Transformers_for_Real-World_CVPR_2023_paper.pdf

8月,达摩院还发布多癌影像分析通用模型CancerUniT,借助增强CT,可辅助诊断8种主流癌症,研究成果被ICCV2023收录。另外,同月发表的首个可以分割全身143个器官的连续深度学习框架,也被ICCV2023接收。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301.12291

10月份,基于CT图像的肝脏肿瘤筛查与诊断、胃癌筛查、肺结节自动检测及良恶性鉴别、胰腺癌预后等几项工作也在MICCAI2023发表。

再加上,去年11月,达摩院发布胰腺癌检测模型PANDA,相关论文登上《自然·医学》,取得AI4Science的里程碑成果。

研究之外,实验室的成果也逐渐走向各大医院,并探索出诸多的落地场景。

据称,达摩院已与浙大医院、复旦肿瘤医院、盛京医院等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建立了深厚的临床科研合作关系。

达摩院的医疗AI已成功对接落地30+家医疗影像合作伙伴,医疗机构数达1000+家,并为全球600+万人提供了基于平扫CT+AI的多癌早筛服务。

AI for Health for All,这是吕乐博士当天演讲的话题,也是达摩院医疗AI的最终愿景。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